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2020届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苏教学〔2020〕1号)要求,为全面推进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2020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建立服务、教育、指导、管理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体系,形成学校统筹、学院推动、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机制。
二、目标任务
重点以线上形式推进就业市场、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开展网络招聘系列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影响;加强线上课程辅导,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和心理状况,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困难,增强就业能力,以积极心态求职就业;开展线上办公,简化毕业生就业相关程序,全程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确保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担当,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统筹部署。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推进相关工作部署,加强一线督导检查,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服务”工作机制,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学院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政治任务,落实“一把手”工程。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细化本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就业活动;及时掌握毕业生求职心态和就业进展,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促进本学院毕业生就业。
(二)创新方式,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3.组织网络招聘活动。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暂停举办现场招聘活动。要动员组织毕业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招聘活动,做到“招聘活动全员参与,招聘信息全员覆盖,招聘需求推送到人”。网络招聘平台及活动主要包括: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中广电与国开投集团“国聘”服务平台、91job智慧就业平台、就业创业在江苏“百校联动特色主题专场”、各地市人才招聘活动平台等。
4.开展“线上宣讲会”工作。自2月1日起,我校已举办1场大型网络招聘会(目前参会用人单位292家,提供岗位19222个),合作参与13场国家部委、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各地市的网络招聘服务活动,收集发布200余家企业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超百万个。各学院要动员组织毕业生登录校就业网“宣讲会”栏目,查看宣讲场次,通过手机扫码看直播或点击线上直接观看。校就业网作为我校就业活动主渠道,还将持续举办多场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和分专业专场招聘会,连线江苏省“百校联动特色主题专场”等网上招聘活动,收集发布各地市及用人单位招聘活动信息。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生要全面、持续关注。
5.推进网上就业服务。为实现“不见面”就业签约,我校近期开通网上签约系统,制作相关操作指南,及时推送给各学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学院要积极引导毕业生进行网上签约(已发放的纸质协议书需在学生返校后收回);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要及时做好数据上报工作。每周四前,各学院完成本周数据审核,做到“周周清”。
6.强化线上就业创业指导。校就业网已链接“教育部新职业网”和“91jb智慧就业平台”就业创业指导网课资源,重点就生涯规划、求职定位、信息筛选、简历制作、面试指导以及就业手续网上办理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辅导。
(三)拓宽渠道,促进毕业生多元就业
7.促进多渠道就业。各学院要密切关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和我省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宣传研究生扩招相关政策,增加毕业生升学机会;广泛建立企业实习基地,搭建毕业生实习实践平台,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关注国际组织招聘信息,推送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充分利用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就业。
8.引导参军入伍。各学院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精神,强化思想引领,宣讲相关政策,进一步动员、鼓励毕业生积极应征入伍。
9.鼓励参加教师编制考试。今年,江苏省将加大高校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力度。各学院要向毕业生宣传相关政策,掌握符合条件学生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编制考试。
10.鼓励自主创业。今年,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重点推进培养毕业生创业能力“四项工程”。各学院要动员毕业生参与校企合作、培训实训等相关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宣传,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四)关爱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和就业帮扶
11.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各学院要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职业观和择业观。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疫情影响,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12.强化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各学院要坚持“责任到人、精准帮扶”原则,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帮扶,优先推荐岗位,实现稳定就业。
(五)规范管理,提升就业服务成效
13.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学生就业安全教育,严防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等不法行为;向用人单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杜绝任何形式就业歧视,不得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的毕业生,不得设置性别、民族等歧视性条件和培养方式等限制性条件。
14.加强统计监测。加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监测,严格遵守就业签约工作“四不准”要求,确保统计结果及时准确,为毕业生就业派遣和就业率上报工作打好基础;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和中长期就业情况调查,服务于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工作。
15.做好跟踪服务。主动协调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和签约录取,及时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做好档案寄送服务;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为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身份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对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主动与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做好就业帮扶的衔接工作,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