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122cc2019年学科与科研工作会议在中心校区学生剧场召开。校党委书记张新科发表讲话,校长陈奎庆作2019年科研工作报告。李苏北副校长宣读了“关于授予2019年度优先发展(培育)学科的决定”,张宁副校长宣读了“关于对太阳成集团tyc122cc2019年度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和科研工作优秀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姜慧副校长主持会议。会议对2019年我校科研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明确了明年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思路,对推进徐州大学建设进行了安排与部署。
会上,陈奎庆校长作了题为《聚焦聚神,聚责聚势,全力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指出,2019年是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快徐州大学建设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学校蹄疾步稳抓改革,凝心聚力强内涵,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科研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质量不断提高,平台内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科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关于2019年科研工作,陈校长指出,2019年我校签约博士、教授84人。人才队伍充实壮大、学科布局持续优化,逐步打造出更具区域特色、更具创新能力、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布局。目前,我校已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获聘导师资格教师95人,联合培养在读研究生56人。申硕工作扎实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能力稳步提升。学校获批“江苏省碳基环境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抗震防灾科普示范基地。学术交流定期化、常态化、制度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历史突破,科技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日益丰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陈校长还分析了我校科技创新水平的不足之处。
关于2020年科研工作重点,陈校长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科研服务创新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全面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在学科建设、项目申报、成果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广大教师有政策过关、能力过关、套路过关的本领。着力形成“从我做起,舍我其谁”的科研态度,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科研作风,形成“攻坚克难,实干争先”的科研精神,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为完成“弯道超越”注入动力源,奋力开启徐州大学建设新征程!
校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雁、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孙健、人文学院教师盛翠菊、信电工程学院教师鲍文正、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教师李克荣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
张新科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0年,是我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亮成绩、交答卷的关键一年。近年来,我校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理念观念、科研投入、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要正视。
张新科书记强调,科研工作是创建徐州大学的关键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必由之路。徐州大学能不能建成,关键在科研;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关键在科研;师资队伍强不强,关键还在科研。为此,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深刻认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重大意义。
张书记对我校科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理念先行,引领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要突出“大工程观”指导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地位,深刻理解“大工程观”的应用性与融合性。二是优化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学科布局。要以获批“硕士点”为目标,打造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特色学科群。三是打造特色优势,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发挥学校在推进地方文化繁荣、传承地方文化等方面形成的强大优势,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四是突出队伍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要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引育领军人才,打造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发展潜力巨大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引导科研人员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攻坚。张新科书记希望全校干部教师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统筹兼顾,创新务实,协调配合,不断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新实效;狠抓落实,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我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为早日建成徐州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徐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副高及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教师,各学院教研室主任,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实验室主任以及全体受表彰人员500余人参加会议。